50岁石女士平时身体状况还不错,很少生病,三周前曾因受凉感冒不过很快就好了。半个月前,石女士早上起床时突然感觉头晕目眩、天旋地转,还恶心想吐,尤其是觉得左耳闷闷的,听人说话都感觉没有右耳清楚。开始她还以为是因为近期有些劳累又没睡好所导致的,没有太在意,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转。没想到2天后,石女士的左耳听力越来越弱,她不敢再马虎,于是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。接诊的神经内科医师余莹莹经过系统检查诊断,石女士是患上了“突发性耳聋”,可能与她前一段时间感冒有关。
余莹莹为石女士采取了系统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舱改善内耳循环,减轻内耳水肿,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及通过针刺相关穴位,改善听力和减轻耳鸣、眩晕等症状。目前,石女士左耳听力较前明显增强,与她交流可以不用大声讲话了。
余莹莹介绍,突发性耳聋(简称“突聋”)是一种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、原因不明的听力急剧下降或丧失的疾病。它可能单耳或双耳发作,常伴随耳鸣、耳闷、眩晕等症状。潜在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、血管性疾病,以及诸如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等有关。熬夜、过度劳累、情绪剧烈波动(如焦虑、愤怒)是常见诱因,因为内耳血管像水管一样脆弱,一旦因熬夜、压力等导致血管痉挛或堵塞,内耳细胞会因缺氧“罢工”;风疹、麻疹、带状疱疹及腮腺炎病毒等均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,许多突发性耳聋在发生之前,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、腮腺炎等相关病史;三高人群要格外注意,除了心血管问题,还可能导致听力问题的发生。
余莹莹提醒,预防耳聋,要避免连续熬夜,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,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;少油少盐,多吃蔬果,控制血压、血糖。并且避免情绪剧烈波动。年轻人也需要注意,喜欢使用耳机,佩戴耳机时的音量不要超过60%,每次不超过1小时。对于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,更要控制好这些慢性疾病。
余莹莹强调,突发性耳聋是身体发出的“无声警报”,提醒我们关注健康。一旦出现听力骤降、耳鸣等症状,需要立即就医!早期治疗是恢复听力的关键,切忌因时间过长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,导致“累垮”耳朵。
(通讯员:喻静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