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施科学减重计划三个月后,李先生到医院复诊,虽然体重只减轻了2公斤,但他的体脂从28%降低到22%,肌肉量增加到了40%,整个人精气神焕然一新。他感慨地说:“原来减重不是‘数字游戏’,而是要科学管理身体!”
37岁的李先生工作忙、应酬多,是个“拼命三郎”,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让他半年就胖了20斤。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,他下定决心减重,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,晚上只吃小碗青菜面,还戒了最爱的奶茶。实施减重两个月期间,他时常感觉“餐后困倦”,还有“易怒情绪”,真个人精神状态都不好,最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居然还比减重前还胖了3斤!于是在三个月前,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咨询。
“我明明很努力,为什么越减越肥?”面对李先生的疑惑,接诊的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为他进行全面评估后,找到了他体重不降反升的三个原因。一是李先生属于腹部肥胖患者,存在胰岛素抵抗,脂肪代谢本就比一般人要慢,热量难以消耗;二是他的“万步走”计划属于有氧运动,每次仅消耗200-300大卡(相当于一碗米饭),他还经常因运动后的饥饿感加餐(如零食),易导致热量盈余;三是通过运动,他肌肉量增加了2公斤,因肌肉密度比脂肪高1.1倍,这才使得“体重不降反升”。
管雅文告诉李先生:“减重不是单纯看体重,而是要看脂肪减少和肌肉增加的综合效益。通过增肌减脂,基础代谢率提高,更易维持体重,减少反弹。”根据他的情况量身定制了科学减重方案,一是精准评估,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结果、胰岛功能评估结果,制定每日1500大卡的热量缺口目标;二是运动升级,将“单纯步行”改为“快走+抗阻训练”,每周3次间歇性快走(心率达最大心率60%~70%),搭配2次哑铃、深蹲等力量训练;三是饮食优化,用燕麦、糙米替代精制主食,每餐摄入25克优质蛋白(如鸡蛋、鱼肉),餐前先吃非淀粉类蔬菜(如西兰花、菠菜),延缓血糖上升;四是行为干预,记录饮食日记,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。
“减重不是‘1+1=2’的数学题,需要“量身定制”的科学方案,不能盲目追求步数或节食。”管雅文强调,减重有三个关键原则,一是别只盯着体重秤,每周测体脂率、量腰围,比看体重更科学;二是运动要“动脑筋”,低强度运动不等于有效减脂,加入力量训练和间歇运动;三是及时找专业帮助,如果长期减重停滞,或伴随脱发、易疲劳,可能是甲状腺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问题,需及时就医。
(通讯员:赵婷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