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次再去西藏,出发前和回来后我就来做高压氧治疗,再也不用怕高反了。”许多人都向往西藏、拉萨等高海拔地区去旅游,但是往往因为高原反应望而却步,酷爱旅游的王先生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。
57岁的王先生2月份去了西藏旅游,回来后都一直觉得浑身乏力,一周过去还觉得胸闷、头晕,精神状态始终不好。为了改善症状,这期间曾进行了2天的鼻饲导管吸氧,但改善不明显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他来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,医生为他安排了高压氧治疗。经过前后近10天的高压氧治疗,王先生明显感觉头晕、胸闷的症状缓解,体力也恢复了不少,他高兴地表示以后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了。
东湖医院高压氧科主任陈莉指出,高原反应,医学上称为“急性高原病”,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,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。从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,高原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0%-80%。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,气压逐渐降低,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随之减少,我们的身体在适应了平原地区相对充足的氧气环境后,突然进入低氧的高原地区,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。高原反应的症状多种多样,常见的有头痛、头晕、气短、心慌、恶心、呕吐、失眠等。这些症状通常在到达高原后的几个小时内出现,一般在1 - 2天内逐渐缓解,但也有少数人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,甚至发展为严重的高原疾病,如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,这时需要及时吸氧治疗和对症处理。有的人离开高原后仍然会有胸闷、头晕、四肢乏力的症状,就需要进一步的用高压氧治疗。
“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和准备,高原反应就没那么可怕了。”陈莉表示,在一项针对100例高原反应患者的研究中,90%的患者经过高压氧治疗后,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,其中80%的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内症状基本消失,恢复正常活动能力。未进高原可以提前进行高压氧预处理,可以调高机体的缺氧耐受性,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生风险,一般建议做3-5次高压氧治疗。进入高原时,选择缓慢进入的交通工具,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原的环境,进入高原后注意保暖,吃容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剧烈运动等。
陈莉提醒,高压氧治疗也不是人人适用。有未经处理的气胸、身体有活动性出血、严重肺部感染、肺气肿、肺大疱等情况、严重型高血压(血压高于160/100mmHg)都是高压氧的禁忌人群,不适合进行高压氧治疗。
(通讯员:黄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