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泡饭是不少老年人喜欢的食物,也是很多中年人记忆中的美食,时下许多创新的泡饭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美食。但对糖尿病换着来说,汤泡饭并不是想吃就能吃,更不能长期吃,否则极有可能造成血糖失控。
66岁的肖阿姨两年前确诊2型糖尿病,平时按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,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。可是近三个月来,她在家检测自己餐后血糖多次发现升高明显,而且还出现了口干多饮等症状,于是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,接诊的主治医师喻茜在为她检查后发现,她的餐后血糖值达到了17mmol/L。是什么原因导致肖阿姨的血糖突然升高呢?通过进一步了解她近段时间的饮食情况,喻茜找到了问题的根源。
原来,肖阿姨的子女们都各自成家,忙于各自的工作与家庭,平时都很少回家陪她吃饭,她做饭的动力不强,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牙齿也没有以前好,只想吃些简单、易嚼的食物,于是经常吃汤泡饭。她汤泡饭方便、好吃,容易饱,易消化,而且又不含糖,还可以达到降糖目的。没想到,恰恰是这一碗碗看似简单的汤泡饭导致她的血糖出现了明显的波动。
喻茜指出,汤泡饭是将煮熟的米饭、面条、煎饼、馒头和汤(菜汤)混合在一起食用,很多老年人喜欢吃,认为不仅方便进食,还有利于消化,事实并非如此。泡软的食物没有充分咀嚼,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;如果是肉汤泡饭,则会含有大量的嘌呤,不利于高尿酸甚至痛风的患者;而且,一般菜汤中都含有大量的盐、酱油、油脂、糖等,如果单纯吃菜留下菜汤,则盐、油的摄入量很少,如果用菜汤泡饭则很容易将这些成分全部摄入体内,热量也会超标,非常容易升高患者的血脂、血糖,对三高患者来说也是不利于健康的。
喻茜强调,糖尿病患者的三餐有一定的要求,推荐方案是总量控制,结构调整,一般蛋白质80g,脂肪50g,碳水化合物250-300g,每天主食要米、面混合食用,米面混吃可达到营养互补、均衡,更有利于健康,每天喝300-500克纯牛奶,可吃1个鸡蛋,胆固醇高者不要吃蛋黄;每天食盐不要超过6克,炒菜时烹调油(必须是植物油)不要放的太多,每天的油摄入不超过20克为宜,午餐与晚餐间可以加餐水果,可以吃的种类有橙子、西瓜、草莓、苹果梨、重100克,任选一种。但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,餐后大于12mmol/L,或合并感染,暂时不要吃水果。
喻茜还提醒,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进食顺序。应该先喝汤(清淡汤),再吃菜、肉、主食。细嚼慢咽,粗细搭配,避免食用咸菜、酱菜、甜菜、糖渍食物、油炸快餐、动物内脏、合成肉类、罐头等。
(通讯员:李晓)